中国人漫谈:节俭与浪费
史密斯的《中国人的性格》第二章的题目是“节俭持家”。之所以列在第二章,仅次于“保全面子”之后,想必是中国人的节俭,给了他深刻的印象。这一章的最后,他讲述了一个辛酸的故事:一位中国老妇人,步履瞒珊地走着,一打听才知道,她是去亲戚家,为的是死的时候能离祖坟近些,好少花一些抬棺材的费用。
如果把节俭理解成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,这当然是一种美德。但是如果理解成限制人的生活消费,这就值得商榷了。一方面,史密斯夸奖中国人能够用很少的原料,做成丰富多彩的饭菜,中国人能把西方人认为不能应用的碎布头,都排上了用场。另外一方面,他又奇怪中国人洗衣服时所用的肥皂当然是少得不能再少了,洗过的衣服,与西方人所说的清洁标准无疑还有距离,并幽默地说“中国人一定会把外国人看作是浪费肥皂的人。”我们现在知道,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这个道理。其实这个经济道理,西方人也是在上个世纪前半叶,出现了凯恩斯之后,才明确的。为了促进生产,国家推动消费。在不明白这个道理之前,西方人也是提倡节俭的。在十三世纪的时候,马可波罗从中国回来,描述中国人生活的富足与奢华,令生活在贫困之中的西方人大开眼界,甚至感觉有点羞耻。美国的清教徒也是以节俭闻名的。
农业时代,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崇尚节俭。因为有限的土地资源,制约着人们不能浪费粮食,布匹,木材,柴草等等。因为这些东西,都是从土地表面的植物资源上获得的。人们直觉就可以感到不容浪费。后来首先是西方人重新发现了煤炭等燃料新用途,重新发现了钢铁材料的应用,发明了蒸汽,电力等新动力,发明了火轮,火车等新的交通工具,发明了电报新的通讯技术,当然也改革了从东方学到的枪炮火药。这样西方先进入了工业时代。工业时代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提高的时代,更是分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时代。甚至可以说分工贸易刺激并带动了生产技术。工业时代的资源不依赖土地表面的植物,而是依赖土地深层的新资源。而贸易的发展,也为资源的交换,提供了便利。自然资源的压力减少了。西方人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。在过去看作是浪费的不节俭的行为,如今则成为合理的消费。
史密斯从工业化的美国,来到依然处于农业时代中国,不能不看出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消费观念的不同。所以中国人节俭,这一性格特征,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当然史密斯也发现了,中国人在日常生活节衣缩食的同时,“好多人为了给父亲或母亲置办体面的葬礼,卖掉了最后一块田,甚至扒屋卖木。”这种不必要浪费,令他吃惊。当然他知道“它符合中国人的天性,也符合礼,所以,他们觉得必须去做。”史密斯没有看错。儒家的学说,的确崇尚节俭。但是孔子的学生在告祭祖庙时,想省去一头活羊,虽说是节俭之举,但不合“礼”的要求,孔子是不欣赏的。按照儒家的学说,当节俭的原则与礼教发生矛盾时候,礼教当先,而不能礼教服从节俭。所以孔子说的“礼,与其奢也,宁俭”,就成了一句空话。这是中国人节俭观念矛盾的一面。
这个礼义当先,面子当先的观念,至今仍然没有彻底消除。当今的许多面子工程,政绩工程,浪费了大量的财力,都是这个陈旧观念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变相表现。至于在个人生活方面,中国人好面子,在请客吃饭方面的浪费,也不是现在才有的,而是早就有古老的传统。节俭,要以人为本,合理的生活需要,不仅不能限制,还要鼓励,而不合理的浪费,则要坚决抵制。[2005-9-1]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